为什么有人说光武帝刘秀其实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罪人?
西晋末年,八王之乱,耗尽国力,天下分崩,内迁的五胡擒西晋两帝(怀帝,愍帝),陷长安,洛阳。中原士族南迁,史称永嘉之乱。五胡在北方建立十余个***,同南方******对立,中国历史进入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直到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灭陈,才重新统一全国,结束近三百年乱世。如果,把五胡乱华的祸端,加在二百多年前的光武帝身上,是非常可笑的。
刘秀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皇帝,军事能力远在汉高祖刘邦之上。他出身布衣,崛起于乱世,三十岁便登基称帝,重建大汉王朝,史称东汉,刘秀即光武帝。
东汉建立时,人口只剩下一千多万,二十多年后才恢复到二千多万,真正是地广人稀。刘秀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统一全国后,立刻时行休养生息政策,实行三十税一,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抑制豪强,整顿吏治,东汉经济逐步恢复,史称光武中兴。
东汉初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已在边境地区生活,民族矛盾比较严重。刘秀一改汉武帝和王莽时期的大民族主义政策,对待少数民族问题上以"柔道"为指导思想,主张因地制宜,对少数民族用友好,友善,自治,互助政策,主张以德治边,这是汉初严俊国内形式决定的。
东汉初期,人少国弱,没有实力对外发动战争,只有用怀柔政策才能维护边境的长治久安。光武帝允许少数民族进入长城内定居,以后几代皇帝,仍对少数民族友好政策,而且给东汉***带来巨大好处。
公元73年和公元91年,东汉***两次率南匈奴和鲜卑,乌桓联军讨伐北匈奴,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南匈奴和鲜卑成为维护边境稳定的重要力量,刘秀制定的民族政策非常成功。
西晋建立初期,国内形式同东汉初期差不多,人口只有二百四十多万户,一千六百多万人,同样面临人口严重不足问题。
当时,西晋民族问题也非常严重,匈奴,鲜卑,羯,氐,羌内迁。关中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三分之二,对长安呈包围之势。
姜聪比较有长远眼光,他上书《平戎策》,主张把内迁的少数民族全部迁到长城以外,以免夜长梦多。
晋武帝司马炎没有***纳这个政策,一个是国内严重缺少人口,一个是强令少数民族外迁,将引起骚乱,既使把这些人强行趋赶到长城以外,边境地区忖永无宁日。
若要问,在中国,谁是最优秀、最理想、最完美的皇帝?
估计大部分人会选李世民,因为他开创了贞观之治,奠定了***三百年的辉煌,并且从谏如流,与魏征一君一臣,成为千古君臣之典范。
然而,李世民并不完美,他身上有诸多槽点,如晚年昏聩,逼死了太子,还穷兵黩武,三次征讨高句丽,徒劳无功,除此之外,他身上最大的槽点就是玄武门之变,***了亲兄弟,逼李渊退位,这成为他抹之不掉的人生污点。
其实,与李世民相比,光武帝刘秀要完美的多,优秀的多,他才是中国最理想的皇帝人选。
刘秀为人宽厚,对妻子,始终如一;对兄弟,情深义重;对儿女,宽厚仁慈;对外戚,恩深义重;对大臣,恩大于威。他没有杀功臣,没有害兄弟,没有弃发妻,这样的好皇帝天底下只有一个。
咱们的伟大领袖,读了东汉历史之后,对刘秀大加赞赏,称他是“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
朱元璋,对刘秀同样佩服不已,称其为“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
国学***南怀瑾,称刘秀“能够做到齐家治国的榜样,大概算来,只有东汉中兴之主的光武帝刘秀一人”。
然而,如此完美的刘秀,却有人给他泼脏水,说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罪人,还抛出了大段理由,大体如下:
刘秀没有对匈奴赶尽杀绝,没有扫除周边的祸患,民族政策过于怀柔,最令人诟病的是,他居然允许匈奴进入关内居住,以至于造成了五胡乱华的祸端。
表面上看来似乎如此,西晋仅仅维持了两代,便分崩离析了,罪魁祸首是贾南风和八王之乱,之后,五胡趁势而起,中国正式进入了战火不断、民不聊生的南北朝。
作为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刘秀无论是文韬武略,还是个人品质,都是万中无一的。
年少时候的“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到后来的坐上了皇帝宝座,娶得了阴丽华,并把阴丽华当做了自己的皇后。
从刘秀的一生来看,刘秀绝对是大汉王朝的***人物。昔日王莽乱权,刘秀此时不过还仅仅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凭借着自己的文韬武略,以及,位面之子的地位,刘秀大败王莽主力,以数千兵力击败了王莽数十万大军。
刘秀登基以后,也并未垂涎美色,不务正业,而是进一步发展国力,刘秀以后数位皇帝,继承了秦皇汉武的文治武功,多次讨伐匈奴,为大汉王朝续了百年的命。
数起来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几个皇帝,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亦或是隋文帝等,若是论文治武功,刘秀不输这些人,甚至在某些地方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然,即使是这样刘秀,在后世的某些人看来依旧不够完美,甚至认为正是刘秀为中原大地带来了灭顶之灾。
三分天下,终究合一,晋朝横空出世,晋朝未久,便爆发了一场五胡乱华,五胡从何而来?五胡的来源正是数百年前的刘秀,刘秀为了控制匈奴,联合了南匈奴,共同抵御北匈奴,南北匈奴本就势如水火,势不两立,汉光武帝刘秀联合了南匈奴,多次利用南匈奴击败被匈奴,为中原大地带来了难得的和平。
然而,为了更好的控制南匈奴,刘秀将南匈奴一部分迁往了中原内地,后来这一部分被分割成了五个部分,这也是五胡的来历。
南匈奴背靠东汉王朝,多次打败北匈奴,于两者而言,均是有利无害。
的确如此,刘秀建国之初,国家真的足够富强吗?非也,建国之初,国力必定疲软,就像是西汉王朝建国之初,刘邦甚至被匈奴围困,被迫缴纳岁贡,俯首称臣。此时的东汉王朝,虽然强大,但若是想要跟汉武帝时期一般北击匈奴,其中难度不言而喻。
刘秀是光武皇帝,他创造的历史被称之为光武中兴,简而言之就是把他们老刘家丢掉的江山重新夺了回来,并且***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
但是,不是每个人知道,东汉的开国皇帝光武帝在他晚年时的一个错误的外交政策却使他成为了汉民族的千古罪人。
东汉建立后,匈奴依然是东汉面临的威胁。但是,作为新兴***,尽管东汉有能力向匈奴发起进攻,就像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做的那样。而光武帝的军事姿态却是完全防御性的,虽然随着公元36年内战的结束,他强大得足以有能力***取攻势。那一年他却建筑了新的防御工事,以封住进入山西的传统入侵路线。光武帝热衷于修建长城,来保护自己不受匈奴的侵染,然而最好的防御永远是进攻。
但历史还是给了东汉王朝一个机会,公元前60年左右,匈奴虚闾权渠单于死,引起内部分裂,先后出现五单于争立的情况,混战不断,最后发展为呼韩邪单于的南匈奴和郅支单于的北匈奴之间相互攻伐。
敌人内部的不和正是自己争取外交和军事主动性的机会。
此时南匈奴比较亲汉,表示愿意向汉朝臣服,共同进攻北匈奴。但是,光武帝可能已经老了,缺乏雄心壮志,比较保守。他犯了在位时期最大的错误,这个错误也属于中国历史中最坏的一个。他本应与南匈奴联合,攻击北匈奴的联合体。
公元51年中国的将领们极力主张这场征战,而且征战肯定会取得胜利。南单于就可以作为匈奴唯一的统治者返回戈壁之北的土地,而东汉就可以收复西北边陲的几个郡。或者也可以***取平衡政策,让匈奴与匈奴之间互相牵制,而东汉就可以以仲裁者的身份扶弱抑强,在草原上谁崛起就联合其他弱小打压他,让自己在这盘天下棋局中成为独大且富有的老大,长期享受着战略优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襄县免费旅游景点大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襄县免费旅游景点大全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